液壓柱塞泵的特點:壓力高,性能穩(wěn)定,成本高,脈動最小,可以變量,常用在高壓系統(tǒng)和工程機械上。但其自吸性能最差。
1、檢查方法
液壓柱塞泵拆解后,應檢查泵的下列方面:
A.配流盤是否磨損、拉槽。
B.柱塞與缸孔之間的間隙是否超差?問隙過大,會造成內(nèi)泄漏增大,流量達不到要求。
C.中心彈簧是否疲軟或折斷。
D.柱塞阻尼孔是否阻塞。如果阻塞,滑靴和止推板之間的油膜建立不起來,滑靴在止推板上千摩擦運轉,會造成滑靴磨損。
E.滑靴與柱塞頭軸向串動不能大于0.5mm,串動太大,滑靴容易拉掉。
F.滑靴與斜盤之間的磨損情況,它與泵效率下降、發(fā)熱、噪聲增大有關。
G.內(nèi)部元件是否因氣蝕出現(xiàn)表面損壞:泵內(nèi)是否沉積磨屑與污物。
H.滑靴與九孔板表面痕跡深度小于0.5mm;
I.斜盤與斜盤支架按觸面磨損不能超過0.5mm,軟氮化層磨損,容易咬死。
J.主軸上油封位置痕跡不能大于1 mn,太大容易漏油;
K.止推板痕跡深度不能超過lmm;
L.軸承清洗干凈后,轉動時不能有卡塔卡塔的響聲,如有異響,必須換新;使用超過10000H,必須更換,因為軸承越走越長,殼體會發(fā)燙,容易咬掉。而且川崎和力士樂推薦的軸承使用壽命一般都是10000H。
M.泵上的調(diào)節(jié)器和電磁閥的小閥芯與孔的間隙一般是0. 002mm-0.005mm,間隙超差,必須更換。
2、液壓柱塞泵維修方法
2.1液壓柱塞泵缸體(泵膽)端面的維修
輕微劃痕和磨損可以研磨維修,深度超過0.5mm的痕跡,不能維修, 只能換新。孔和孔之間不能串起來,高壓孔和低壓孔擊穿后,壓力建立不起來。
缸體材質(zhì)一般為鋼一銅雙金屬,有平面和球面兩種形狀。若為平面,則可采用如下維修工藝:平面磨床精磨端面,其目的是為了消除因偏磨造成的端面相對軸線的跳動,同時消除端面拉傷的痕跡,保證該端面具有較高的平面度及光潔度,為下一步與配油盤對研作好準備;若為球面,則不能上平面磨床,只能在表面涂磨砂膏,與配油盤配對研磨,磨砂膏由粗到細,經(jīng)過3次循環(huán),最后在缸體和配油盤之間隔兩層報紙,再研磨一遍。必須保證缸體和配油盤結合面軌跡曲線完全吻合。
2.2液壓柱塞泵配油盤的維修
配油盤的維修要求維修后能基本保證卸荷槽的性能參數(shù),能保證表淬層不被磨掉,表面淬層厚度一般低于0.15mm配油盤上、下兩個面分別為配汕面及靜密封面,采用外圓與定位銷進行定位,以防止配油盤轉動。取出配油盤后,應檢查其靜密封面有無缺陷。若上、下兩個面均有缺陷,則應在初步打磨的基礎上以受損最小的而為基準,在平面磨床上,磨另一平面;然后再以另一平面為基準磨受損最小的面。如此反復1-2次后即可消除配油盤靜密封面的缺陷。采用交替磨的目的是為了從根本一消除上、下面與定位外圓軸線的不垂直度,確保配油面及靜密封面的密封性能。磨削過程中切忌一次磨削量過大(以≤0.01mm為宜)。
2.3液壓柱塞泵平面配油運動副的維修
在維修好轉子端面與配油盤端面后,將之分別洗凈,采用人工對研的方式,在研磨平臺上以配油盤靜密封面為基準固定好配油盤,雙手握住轉子,在轉子端面與配油面間加入800#專用研磨粉及潤滑油進行對研,當對研至兩個面密封帶全部磨平后,清洗上述兩個面,更換1200#專用研磨粉進行對研,直至密封帶及外圈支承帶完全接觸(可通過對研后的光澤進行判斷),此時配油摩擦副己維修好。對研的目的在于提高兩個面的光潔度及實際有效接觸面積,以利十旋轉時的動密封及油膜潤滑。
若為球面配油副,則在維修轉子球面時,可在配油盤球面上包一張粒度較小的砂布,用手壓在轉子球面土進行對磨,以盡快消除較深的拉傷溝槽,但要特別注意對磨時要平穩(wěn),采用轉動帶滾動的運動軌跡,否則,極易將轉子球面磨偏,造成轉子報廢。在基本消除轉子球面較深的拉傷溝槽后,分別用300#, 800#, 1200#專用研磨膏進行對研,判斷方法及對研工藝與平面配油副維修相同。
2.4液壓柱塞泵滑靴摩擦副的維修
滑靴摩擦副出現(xiàn)故障后,滑靴平面上密封帶與支撐帶間己有許多小溝槽將之連通,斜盤上壓油已也有掛銅現(xiàn)象,故要分別對之進行維修。
a.液壓柱塞泵滑靴的維修。使滑靴平面的不平度≤0. 003mm,表面粗糙度Ra<0. 04um。先單獨用300#專用研磨膏在研磨板上研磨滑靴平面,以基木消除拉傷痕跡,后將中心彈簧、柱塞、回程盤裝入轉子,再翻而將滑靴平面放在研磨平板上,利用轉子自重壓住滑靴并轉動轉子,分別用120#,300#,1200#專用研磨膏進行對研轉動轉子時應基本保證轉子垂直+確保各個滑靴同時貼緊研磨平板。采用這種對研方式的目的在于保證研磨后何年滑靴厚度一致(其誤差≤0.01mm),否則,若厚度超差過大,會使液壓柱塞泵在吸油、壓油側交替運轉時產(chǎn)生沖擊,導致柱塞油泵輸出壓力振動過大,內(nèi)泄漏增大。
b.液壓柱塞泵斜盤的維修。斜盤壓油口側磨損較大,將耐磨止推板取出后上平面磨床精磨,精磨后再用1200#專用研磨膏與滑靴進行對研。若斜盤力整體式(無止推板)因氮化層厚度約為0.05mm,故維修量應小于0. 01nun,以保證滲氮層的存在,提高耐磨性能。
2.5液壓柱塞泵滑靴球頭松動的維修
檢查時,可用手分別握住滑靴與柱塞+沿柱塞軸向進行拉動,若明顯感覺有松動量,則必須進行重新擠壓包球。方法如下:設計專用裝夾住滑靴并轉動+用中心頂針頂住柱塞十使圓弧擠壓頭,從三個方向同時劉頂滑靴球頭位置,略施加潤滑油在擠壓包球時,間斷檢查包球質(zhì)量,直至軸向拉動量<0. 15nm,徑向間隙0.01mm。
2.6缸體與支承軸間隙的檢查
在設計制造時,缸體與支軸承間隙應小于內(nèi)花鍵間隙的1-2倍。若大于這個值,則液壓柱塞泵花鍵軸會因缸體受側向力和重力作用產(chǎn)生彎曲,使轉子端面與配油盤產(chǎn)生跳動形成楔形間隙,導致配油副偏磨,傳動軸早期疲勞損壞,噪聲大、振動大,故一旦發(fā)現(xiàn)此間隙超標,則應更換液壓柱塞泵缸體或支撐軸承,以選配臺適的間隙。
2.7液壓柱塞泵中心彈簧預緊力的檢查
由于液壓柱塞泵中心彈簧尺寸小、剛度大,且必須滿足如下條件:
?、俑左w一與配油盤,滑靴與斜盤間接觸應力≥0. 1 / cm2,以防止泵吸人時密封面漏氣。
?、谀苁怪盎タ煽炕爻?。
?、墼谝簤褐每蛰d時,中心彈簧預緊力必須克服柱塞離心力對缸體產(chǎn)生的傾覆力矩,以防止缸體振動。
?、芷漕A緊力必須能防止滑靴離心力引起滑靴的傾斜,確保液壓柱塞泵滑靴底部不出現(xiàn)楔形間隙,不致于形成偏磨在對配油副、滑靴運動副進行修磨后,其組裝后的軸向尺寸己發(fā)生變化,此時應根據(jù)液壓柱塞泵維修量大小,適當加墊片在彈簧座中,以保證中心彈簧的預緊力不變。
2.8液壓柱塞泵其它組件維修
回程盤滑靴孔與滑靴頸部間隙檢查應為0. 5~lmm,在更換回程盤時應加以選配,保證這一間隙,因為在滑靴隨缸體轉動時本身還自轉,其運動時滑靴與滑靴間、滑靴與回程盤問間隙不當答易發(fā)生干涉,導致燒靴或脫靴。
若柱塞孔有氣蝕、拉傷、及擴孔現(xiàn)象則更換缸體。
變量頭兩側的定位面間隙檢查,此間隙約為0. 05~0.10mm。當大于此值時,變量頭會因高壓側的不平衡力產(chǎn)生傾翻,導致泵劇烈振動、噪聲增大。當變量頭的滾動弧面受損后,則會導致變量不穩(wěn)定,故應對液壓柱塞泵導向弧面進行維修或更換。
推薦閱讀: